東海之濱,春潮涌動,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能感受發展的脈動;這里,一個現代化工業園區——溫臺沿海產業帶臨海東部區塊正勃發生機。百舸爭流,智者領航;千帆競發,勇者爭先。
規劃是龍頭,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東部要大開發,首先要有超前規劃的理念,謀劃好今后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規劃體系,形成發展規劃-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單元控規空間格局。項目始終是工業園區的生命。園區一直堅持以“項目促發展”的思路,把項目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主要做好項目招商引資和落地建設兩項工作。
2011年東部園區新引進的塞爾樂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落戶東部區塊,就是看中了園區的區位優勢,這里是沿海大開發的前沿陣地,企業希望能和園區一樣抓住這個機遇,實現共同發展。和賽爾樂有一樣想法的企業還有很多,園區全年共引進信友、天豪等9家企業,出讓土地564畝,其中海洋出讓面積327.18畝,實現到位臺州外內資6.26億元,臨海市外內資4.48億元。實現新開工企業21家,新投產企業19家,東部本級78個重點項目形象進度得到快速推進,供而未用土地由原先的13宗削減至4宗。新組建了臨海市華邦節能技術有限公司,計劃安裝30萬千瓦的太陽能發電工程,目前,已上報國家發改委立項。由臺電投資,組建了臺州臨港熱電有限公司,計劃由熱電聯供項目,集中解決合成革單個企業供能現狀。
目前,園區有140多家企業,今后,將重點瞄準國內外著名企業,大力引進先進制造業“龍頭型”、基地型項目,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項目,及總部研發等新型業態和服務業項目,招大引強,招高選優。去年一年,東部區塊完成工業產值206億元,同比增長26.7%;完成工業性投入37億元,同比增長19.4%;實現工商稅收7億元,其中國稅3.7億元、地稅3.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4%、41%。
金治苗告訴記者,今年園區將把大平臺建設作為集聚區建設的重中之重。共有16個基礎設施項目列入市級以上重點項目,投資總額達到10億元以上。園區內主要路網道路加快完善,形成環狀結構,全面完成道路交通事故黑點整治及道口改造。西湖水廠及配套管網工程,要完成廠區設備安裝調試,實現供水。總投資3億元的熱電廠項目,已完成項目相關報批手續,年內動工建設,完成投資8000萬元;同時,今年要基本完成南洋涂圍墾主體工程,結合白沙灣整治適時啟動東圍區吹填,緩解土地制約。同時,今年將全面完成南洋涂區塊已形成道路的綠化和亮化工程建設。污水處理一期擴建項目,年內啟動建設,實現東部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從1.25萬噸提升至2.5萬噸。總投資6億元的太陽能發電項目,在園區各企業的平頂屋上建30兆瓦的太陽能光伏電站,年發電量將達到6000萬度,年底基本投產,完成投資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