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底,水頭鎮皮革基地內由39家企業重組而成的8家企業同時通過驗收,搬入新廠房,正式開工生產。一年時間過去,改造重組后的企業用經濟效益說話:今年1-11月,8家企業產值12.4億元,同比增長25.87%。重組企業之一,浙江寶瑞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周來杰在他的辦公室對記者說:“今年的經濟大環境很差,不少實體經濟企業破產,可我們企業還是‘豐收’了,相比去年產值還有小幅上升,這都多虧了制革業改造工作。”
2002年底,號稱“中國皮都”的平陽縣水頭鎮擁有皮件皮革企業1057家,年產值37.29億元,所繳稅收占全縣的1/3,這些成果造就了水頭皮革基地的興盛。但經濟繁榮的背后,是水頭鎮付出的巨大環境代價,皮革基地內的各種違法占地、違法建筑橫行的“怪現象”啃噬著建設成果。2004年,按國家六部委和省政府的要求,水頭制革業進行了輪整治;2007年,水頭對皮革基地進行了第二次改造;2012年,根據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對制革產業進行了改造提升,實行轉鼓收購和企業重組。經過漫長重組之路,終重組成了僑信、奮勇、國仁、創匯、興華、寶瑞、五杰、順亨等8家制革企業。
今年是重組企業正式投產的年,企業經濟成效如何直接影響著企業主的信心,也牽動著當地參與皮革基地改造工作的領導和基層工作者的心。看到新出爐的這組企業產值數據,水頭鎮常務副鎮長章步勝說道:“這是對我們工作好的肯定,今年不僅8家重組企業有好成績,由傳統皮革產業轉型升級而來的寵物用品企業產值更是可觀。初步估計,截至11月底,其產值增長了4.7%。”
今年以來,圍繞“拆、征、建”三個中心工作,水頭鎮皮革基地“三改一拆”工作全力推進。截至目前,一期范圍內廠房已圓滿拆除,共拆除廠房建筑面積22.57萬平方米,占地面積403.5畝,并建成和佳污水處理廠。與此同時,基地內房屋征收工作正扎實推進,47戶拆遷戶已簽訂協議,11間房屋順利拆除,并基本完成基地一期范圍中間位置土地平整作業。“舉全鎮之力,全勢推進皮革基地一期改建項目”,在這一決心下,水頭鎮在基地拆違工作上高度重視、大膽創新,從“全、勤、公”三方面入手工作。“全,就是做好政策的全方位宣傳;勤,就是讓1位領導掛鉤3個以上拆遷戶,苦干加巧干,充分發揚‘5+2’、白加黑工作精神,實現拆遷戶從‘對抗’到‘對話’,從‘釘子戶’到‘自拆戶’的完美轉變;公,就是把握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充分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章步勝解釋。
一邊是皮革基地“三改一拆”工作有序推進,一邊是重組企業改造換回經濟“紅利”。在各項工作加快開展的同時,如何讓制革企業再次轉型升級,搭上轉型快車,企業主和政府有著同樣的考慮。“讓企業抱團,做大做強品牌,才能讓企業真正從低小散走向兩化融合,制革企業如果要上市,我們一定全力支持。”章步勝說。而在企業主周來杰眼中,讓傳統皮革產業也走上企業上市的路子才是真正的“高大上”。“同行交流時,現在熱的就是上市的話題,其他省市已經有皮革企業上市的例子了,我們應該也走上這條路子,在未來,高端管理化的上市皮革企業應是‘花園式’的廠區。”周來杰告訴記者,“由幾家企業合作,相當于重組一個聯合體,占地一兩百來畝,做專做精,‘花園式’同時也是‘封閉式’,讓制革‘臭味’不再流竄,達到好的排污。”
制革廠轉鼓車間
甌網訊 (平陽分社記者 陳青青) 2014年底,水頭鎮皮革基地內由39家企業重組而成的8家企業同時通過驗收,搬入新廠房,正式開工生產。一年時間過去,改造重組后的企業用經濟效益說話:今年1-11月,8家企業產值12.4億元,同比增長25.87%。重組企業之一,浙江寶瑞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周來杰在他的辦公室對記者說:“今年的經濟大環境很差,不少實體經濟企業破產,可我們企業還是‘豐收’了,相比去年產值還有小幅上升,這都多虧了制革業改造工作。”
2002年底,號稱“中國皮都”的平陽縣水頭鎮擁有皮件皮革企業1057家,年產值37.29億元,所繳稅收占全縣的1/3,這些成果造就了水頭皮革基地的興盛。但經濟繁榮的背后,是水頭鎮付出的巨大環境代價,皮革基地內的各種違法占地、違法建筑橫行的“怪現象”啃噬著建設成果。2004年,按國家六部委和省政府的要求,水頭制革業進行了輪整治;2007年,水頭對皮革基地進行了第二次改造;2012年,根據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對制革產業進行了改造提升,實行轉鼓收購和企業重組。經過漫長重組之路,終重組成了僑信、奮勇、國仁、創匯、興華、寶瑞、五杰、順亨等8家制革企業。
今年是重組企業正式投產的年,企業經濟成效如何直接影響著企業主的信心,也牽動著當地參與皮革基地改造工作的領導和基層工作者的心。看到新出爐的這組企業產值數據,水頭鎮常務副鎮長章步勝說道:“這是對我們工作好的肯定,今年不僅8家重組企業有好成績,由傳統皮革產業轉型升級而來的寵物用品企業產值更是可觀。初步估計,截至11月底,其產值增長了4.7%。”
今年以來,圍繞“拆、征、建”三個中心工作,水頭鎮皮革基地“三改一拆”工作全力推進。截至目前,一期范圍內廠房已圓滿拆除,共拆除廠房建筑面積22.57萬平方米,占地面積403.5畝,并建成和佳污水處理廠。與此同時,基地內房屋征收工作正扎實推進,47戶拆遷戶已簽訂協議,11間房屋順利拆除,并基本完成基地一期范圍中間位置土地平整作業。“舉全鎮之力,全勢推進皮革基地一期改建項目”,在這一決心下,水頭鎮在基地拆違工作上高度重視、大膽創新,從“全、勤、公”三方面入手工作。“全,就是做好政策的全方位宣傳;勤,就是讓1位領導掛鉤3個以上拆遷戶,苦干加巧干,充分發揚‘5+2’、白加黑工作精神,實現拆遷戶從‘對抗’到‘對話’,從‘釘子戶’到‘自拆戶’的完美轉變;公,就是把握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充分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章步勝解釋。
一邊是皮革基地“三改一拆”工作有序推進,一邊是重組企業改造換回經濟“紅利”。在各項工作加快開展的同時,如何讓制革企業再次轉型升級,搭上轉型快車,企業主和政府有著同樣的考慮。“讓企業抱團,做大做強品牌,才能讓企業真正從低小散走向兩化融合,制革企業如果要上市,我們一定全力支持。”章步勝說。而在企業主周來杰眼中,讓傳統皮革產業也走上企業上市的路子才是真正的“高大上”。“同行交流時,現在熱的就是上市的話題,其他省市已經有皮革企業上市的例子了,我們應該也走上這條路子,在未來,高端管理化的上市皮革企業應是‘花園式’的廠區。”周來杰告訴記者,“由幾家企業合作,相當于重組一個聯合體,占地一兩百來畝,做專做精,‘花園式’同時也是‘封閉式’,讓制革‘臭味’不再流竄,達到好的排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