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氣污染嚴重,近來環保政策趨嚴。記者了解到,僅2013年春節長假結束以來的一周時間,環保部就陸續發布多項與環境保護相關的政策措施,其頻率之高尤顯決心和力度。在污染事件屢屢發生刺痛國人的同時,環保的嚴峻性、迫切性與重視程度也隨之上升。近日,國家及地方部門針對環境污染問題也頻繁出臺環保政策,其中針對涂料也隨之增多。
山東出臺政策規定建筑內外墻涂飾全都用水性涂料
5月29日,記者從山東省環保廳獲悉,省環保廳近日發布《山東省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0年,山東省空氣質量將比2010年改善50%左右。
《規劃》針對建材項目類規定,在環境準入方面,嚴格準入條件,對未通過環評審查的投資項目,有關部門不得審批、核準、批準開工建設,不得發放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排污許可證。此外,未通過環評的項目也將得不到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供水、供電也將停止。
新、改、擴建項目排放揮發性有機物的車間有機廢氣的收集率應大于90%,安裝廢氣回收、凈化裝置。新建儲油庫、加油站等的油罐車,必須同步配備油氣回收裝置。新建機動車制造涂裝項目,水性涂料等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涂料占總涂料使用量比例不低于80%,小型乘用車單位涂裝面積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不高于35克/平方米;電子、家具等行業新建涂裝項目,水性涂料等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涂料占總涂料使用量比例不低于50%,建筑內外墻涂飾應全部使用水性涂料。
涂料列入《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環保部近日發布《揮發性有機物(VOCs)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政策提出,要通過積極開展VOCs摸底調查、制修訂重點行業VOCs排放標準和管理制度等文件、加強VOCs監測和治理、推廣使用環境標志產品等措施,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重點區域VOCs污染防治體系,到2020年基本實現VOCs從原料到產品、從生產到消費的全過程減排。
該技術政策指出,涂料、油墨等以VOCs為原料的生產行業的VOCs污染防治技術措施包括:1、鼓勵符合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的水基型、無有機溶劑型、低有機溶劑型的涂料等的生產和銷售;2、鼓勵采用密閉一體化生產技術,并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分類收集后處理。在涂裝等含VOCs產品的使用過程中的VOCs污染防治技術措施包括:1、鼓勵使用通過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的環保型涂料、油墨、膠粘劑和清洗劑;2、根據涂裝工藝的不同,鼓勵使用水性涂料、高固份涂料、粉末涂料、紫外光固化(UV)涂料等環保型涂料;推廣采用靜電噴涂、淋涂、輥涂、浸涂等效率較高的涂裝工藝;應盡量避免無VOCs凈化、回收措施的露天噴涂作業等。
該技術政策提出了建筑裝飾裝修等生活源的VOCs污染防治技術措施,其中包括在建筑裝飾裝修行業推廣使用符合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的建筑涂料、低有機溶劑型木器漆和膠粘劑,逐步減少有機溶劑型涂料的使用。
該技術政策提出了生產VOCs物料和含VOCs產品的生產、儲存運輸銷售、使用、消費各環節的污染防治策略和方法。根據該政策,VOCs污染防治應遵循源頭和過程控制與末端治理相結合的綜合防治原則。在工業生產中采用清潔生產技術,嚴格控制含VOCs原料與產品在生產和儲運銷過程中的VOCs排放,鼓勵對資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鼓勵在生產和生活中使用不含VOCs的替代產品或低VOCs含量的產品。
涂料等13類14個生產許可證申報門檻更高
國家質檢總局近日對電線電纜、建筑防水卷材、化肥(復肥)等13類產品的14個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進行了修訂,自2013年5月1日起實施。新修訂的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涉及涂料和壓縮液化氣體等13個種類的產品。根據國家產業政策調整的總體要求,修訂之后的14個生產許可證的實施細則,比原先的細則要求更高,這意味著這類產品生產企業的準入門檻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