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和工信部發布的《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編制通則》(試行稿),石化行業中包括涂料在內的10余個行業正在抓緊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的修訂,并制定新興產業以及高污染行業的清潔生產指標體系,促進行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技術進步。
據了解,早在2007年,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為加快推行清潔生產制定了相關的政策,并公布了《涂料制造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試行)的實施標準,對涂料制造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的考核有了具體的評分計算方法,詳細地規定了涂料生產企業的清潔指標,并依據綜合評價所得分值將企業清潔生產等級劃分為兩級,即代表國內先進水平的“清潔生產先進企業”和代表國內一般水平的“清潔生產企業”。2013年,在中國進入“十二五”規劃第三個年頭之際,國家再次將加強企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系統提上議程,不難看出,涂料進行“清潔生產”已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根據聯合國規劃署對清潔生產的定義,清潔生產是一種新的創造性思想,該思想將整體預防的環境戰略持續應用于生產過程、產品和服務中,以增加生態效率和減少人類及環境的風險。如何推行清潔生產,如何將國家推行的清潔生產技術有效得到應用,相信是每一個涂料企業都想得到的答案。據行業專家介紹,實施清潔生產途徑主要包括:不斷改進技術,使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材料;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與設備;改善管理;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從源頭消減污染源;減少或者避免生產、服務和產品使用過程中污染物的產生等。2011年1月工信部提出的《涂料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征求意見稿)》指出,通過清潔生產技術的應用,預計到2014年,水性木器涂料在木器涂料中所占比重達到15%,全密閉式一體化生產工藝技術在溶劑型涂料生產中的普及率達到10%,年節約石油資源13.9萬噸,削減化學需氧量2.7萬噸。而在2011年,涂料行業的清潔生產可謂是小有成就,從溶劑型涂料方面來說,三棵樹涂料已建設年產1萬噸的全密閉一體化溶劑型涂料制造性生產線,從配料、混料、分散、調漆到成品包裝,全部采用全封閉一體化工藝,代替全部或部分敞開式的落后式工藝,減少溶劑揮發損失和污染。
目前,在中國“十二五”期間,世界和我國經濟發展將步入“低碳經濟”時代,全球氣候變暖引發的極端氣候變化及自然災害感同身受,因此“節能減排”是基本要求。我國承諾至2020年將在2005年基礎上減排45%,單位GDP能耗降低20%以上。作為國民經濟中重要的一部分,涂料行業受下游工業和民用兩方面的需求影響,預計將保持年均10%的增速增長。預計2015年,涂料產量將達到1230萬噸。單從這一點來看,“十二五”期間涂料行業的清潔生產壓力就很大,任務非常艱巨,完成這個任務需要整個涂料行業的大力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技術研發等多項措施共同實施,達到節能、節水、省資源的目標,使行業發展由片面追求量的增長轉變為質量優化。這不僅是涂料行業必須面臨的挑戰,也是優化產業結構,使中國由涂料大國向涂料強國邁進的一個重要契機。
而將“清潔生產”具體到涂料行業中時,筆者認為,“清潔生產”并非單純的節水、節電、節能源,更重要的是對清潔生產技術的應用,在國家清潔技術的基礎上,結合涂料企業自身的特點,研究開發更多環保節能的綠色產品,自然是重中之重,正如,目前,涂料行業大力推行水性涂料,減少揮發性溶劑的揮發和污染,從根源上杜絕了污染,并研發出新型的更適應消費者需求的環保產品,自然,終企業的增長將不再是短暫的“爆發式”,而將會是持久的“前進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