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聚合新工藝、新型催化劑以及通用材料的高性能比,聚烯烴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離不開市場的引領作用,新能源汽車、生物、高端裝備、新能源、環保節能、軌道交通等產業的發展迫切需要品種眾多的功能性化工新材料支撐。聚烯烴,一類產量大、應用多的高分子材料,由于原料豐富、價格低廉、容易加工成型、綜合性能優良等特點,在現實生活中應用為廣泛,其在汽車上應用也越來越重要,并有逐步擴大之勢。
預計未來5年亞太地區聚烯烴消費量復合年增長率將達6.2%
近年來,隨著聚合物市場的不斷成熟,全球聚烯烴業務發展日趨完善。其中,亞太地區掌控著全球聚烯烴45.3%的市場份額,牢牢占據全球聚烯烴市場的領導地位。該地區聚集了全球眾多大型聚烯烴生產工廠。預計未來5年,亞太地區聚烯烴消費量復合年增長率將達6.2%。數據顯示,我國聚烯烴的應用主要集中在CPP、薄壁注塑、管材、BOPP、均聚注塑、纖維、共聚注塑、拉絲等領域,市場占比分別為1.9%、3.3%、4.8%、8.35%、9.91%、10.4%、29.7%、30.1%。
我國聚烯烴產業存在結構化的供需不匹配局面,中低端產品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供給側將在未來3年快速增長;而據統計,高端化、差異化產品,例如茂金屬聚乙烯、茂金屬聚丙烯、高碳α烯烴共聚聚乙烯等聚烯烴高端牌號,以及EVA樹脂、EVOH樹脂、聚丁烯-1等特種聚烯烴在我國的消費量高達1138萬噸,自給率卻只有38%。高端聚烯烴的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已引起高度,萬華化學、中國石化等企業正在積極布局,加速推進我國聚烯烴產品高端化、差異化和進口替代進程。
當前,中國聚烯烴行業結構性矛盾突出。一方面,中國聚烯烴產品以中低端通用料為主,市場競爭激勵;另一方面,高端聚烯烴產品嚴重依賴于進口,當前自給率不足三成。“十四五”期間,中國聚烯烴產業升級需要注重高端化、差異化、多元化產品開發的技術創新。加大茂金屬聚烯烴彈性體、雙峰聚烯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端聚烯烴產品的開發和市場推廣力度,提高聚丙烯管材專用料、電容膜專用料、聚乙烯汽車油箱專用料、燃氣管道專用料、汽車保險杠專用料等高端料、專用料的生產比例,從而提升我國聚烯烴產業的競爭力。
2019年亞洲乙烯價格整體呈現“N形”走勢。CFR東北亞乙烯年均價在900.2美元/噸,相比于去年同期減少354.3美元/噸,同比降幅在28.2%,CFR東南亞乙烯年均價在833.2美元/噸,相比于去年同期減少321.6美元/噸,同比降幅在27.8%。
乙烯下游產品將向精細化、高端化發展
上世紀,中國大量引進聚乙烯、聚丙烯等技術,盡管引進牌號較多,但都是大宗初級產品,遠沒有實現產品升級的要求,產品差異化程度較低。目前,中國高檔工程塑料生產以國外公司獨資或合資為主;通用合成樹脂生產也存在專用料產量少、檔次低、共聚產品少的問題,不能滿足汽車、電子、家電等行業的要求,乙烯下游產品缺少具有競爭力的知名品牌和高檔系列產品。未來,產品將向精細化、高端化發展。
我國石化行業一直由國有資本為投資主體,行業準入門檻較高,大多數石化產品市場呈現出不完全競爭(壟斷競爭)的市場特點。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在部分石化下游行業得到了充分快速的發展,推動了這些產業進入了一定程度上的完全競爭市場。未來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兩家公司仍將主導中國乙烯的供應,但隨著恒力石化、浙江石化,遼寧寶來等多家大型新興民營煉化項目的建成投產,屆時我國乙烯行業民營資本份額將大幅提高,供應將越來越多元化。
中國聚烯烴原料及主要產品市場分析
乙烯產業是石油化工行業的核心部分,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世界已將乙烯產量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石化行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乙烯下游按照需求占比依次為聚乙烯、乙二醇、環氧乙烷、苯乙烯和PVC,由于乙烯極難儲運,商品化的貿易量很少,其景氣終還是要反應在下游各產品的盈利上。
乙烯行業產銷情況
我國乙烯產業起步于20世紀60年代,近年來,乙烯產能產量和消費需求迅速增長,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生產國、消費國,目前產業發展已經進入了成熟期的后期階段,2019年中國乙烯產量達2052.3萬噸,與2018年相比增加了211.33萬噸,其中12月份乙烯產量為186.4萬噸,與2018年同期相比增長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