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膠行業也在去年迎來全面豐收,長纖、短纖、長絲等產品價格急劇上升。
來自中國化纖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粘膠短纖出口金額為10146.8萬美元,同比增長180.13%。主營粘膠長、短纖維的山東海龍、澳洋科技等公司迅速在二級市場上走強。澳洋科技年報顯示,2007年公司EPS為1.54元,凈資產收益率為19.74%,連生產粘膠長絲的吉林化纖2007年末EPS也達到了0.21。不過,好景終究不長。2008年以來,粘膠行業也隨著對全球經濟衰退的預期以及出口退稅政策的變化而陷入困頓。與化纖其他子行業不同的是,粘膠采用可再生的,可降解棉短絨及速生材料等來源廣泛的天然纖維素原料。原油價格高漲對該子行業沒有影響,反而使得該行業在能源日趨緊張的今天有著更廣泛的發展空間。
美中不足的是,粘膠是高耗電產品,工業用電提價對粘膠纖維的成本影響較為明顯。來自浙江華瑞的數據顯示:生產噸纖維耗電量約在1000度左右,電價提升后,噸成本將上漲25元左右。粘膠長絲的成本上升則更為明顯,噸粘膠長絲耗電量約在4500~8000度之間,電價提升后噸成本上升125~200元不等。
部分公司也生產原材料棉漿粕,生產噸棉漿粕耗電量也在300~500度之間,電價提升后這部分成本也將上漲7.5~12.5元/噸左右。這部分成本增加后,對目前經營狀況不佳的粘膠纖維行業無異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