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尤其是年尾那段時間,網絡上不斷重復著這樣一個觀點:中國涂料行業產能嚴重過剩,涂料企業去產能化才是出路。的確,產能過剩是2015年的經濟熱詞,“去產能化”也被政府列為2016年五大結構性改革的任務之首,但縱觀近兩年涂料企業的擴張路徑,我們發現在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涂料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卻沒有任何收斂,仍在不斷投建新廠,而且新建產能體量巨大。
下面表格數據是筆者根據網絡新聞報道粗略統計的2015年及未來三年投建或投產的涂料產能情況,僅供參考。
都說涂料不好做 為何還在擴張產能?
以上數據只是根據新聞報道粗略統計,部分企業未能確認具體產能,還有很多企業新建產能因筆者搜集資料能力有限而遺漏,但我們仍然能看到2015及未來3年公開的新增產能就接近600萬噸,而2014年中國涂料總產量為1648萬噸,2015年總產量為1717萬噸。如果這些新增產能在未來3年內全部釋放,中國涂料總產量將達到2250萬噸以上。中國涂料行業產能的消化能力將面臨嚴峻挑戰。
產能已經過剩,為什么還在瘋狂擴張
產能已經過剩,涂企為什么還在瘋狂擴張?筆者覺得有以下幾種原因。
首先是盲目跟隨,中國涂料產業還不成熟,二十余年的野蠻成長,造就了無數財富神話,也使行業缺少積淀與沉穩,這也是為什么不少二十余年的老涂料企業相繼沒落,同時行業盛行抄襲,產品同質化嚴重的根本原因。涂料行業已經不是賣方市場,這些盲目跟隨的企業早晚自食惡果。
其次是新建產能屬于結構性調整,目的是逐步取代落后產能,這也是產能急速擴張的主要原因。由于國家環保紅線收緊以及消費者需求的轉變,涂料行業急需綠色環保涂料、高性能涂料、高附加值涂料等新型涂料產品產能補充,這從新增產能的產品類型就可以看出來,例如浩力森投資10萬噸水性工業涂料,鎮平金港節能建材有限公司新建20萬噸藝術涂料項目。
另外,是企業本身產能不足,需要追求規模,以量取勝。例如晨陽水漆、久諾建材,進過數年的市場培育,原有產能不足以支撐企業銷售,必須擴充產能。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戰略層面。目前中國涂料產業集中度比較低,3-5年內中國涂料行業必將經歷一場大范圍的洗牌,屆時將出現數個巨型涂料企業領跑行業。此時增加產能,也是增加體量,為將來爭搶集團位置做準備。
如何去產能
首先,所謂物競天擇,優勝劣汰,涂料行業去產能還得靠市場。隨著涂料行業增速放緩、準入門檻提高、行業洗牌加速,市場即將進入品牌格局持續動蕩與重塑的新時期。而隨著市場壓力增大,大中型涂料企業進軍三四級市場或者鄉鎮市場的速度會加快,這給中小品牌留下的生存空間和利潤空間將越來越小,品牌淘汰現象會加速出現,未來涂料行業的品牌集中度會越來越高。
其次,加速兼并重組。根據中國涂界網發布的《2015年中國涂料企業50強分析報告》,中國涂料產業集中度還非常低,2015年中國涂料50強企業營收占全國比例為28%,前10強企業營收占全國比例為14.33%,這是中國涂料行業還不夠成熟的體現。目前全球化工產業都處在并購浪潮之中,以立邦為代表的外資涂料企業在中國的野心不斷膨脹,一有機會便并購優質民族品牌,中國本土涂企也應主動尋求并購,一方面增強自身實力,同時對并購企業改造,完成落后產能的升級,主動去產能化。
再次,以政策指導關停落后產能。2015年,新環保法出臺、油漆稅征收、深圳禁止溶劑型涂料、北京家具水性化改造等政策的出臺,根本目的是減少環境污染,但從實際效果來看,是在強力推動涂料行業去產能化,尤其對部分中小型涂料企業而言,日子越來越難過,終只能不得已退出。
其實中國涂料行業的產能過剩,是總量的過剩,是低端產品的嚴重過剩,優質產品過剩情況并不突出,甚至部分品類還存在產能缺口。外資涂料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以質量取勝,而國內涂料企業往往以量取勝,以價取勝,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如汽車涂料、船舶涂料、集裝箱涂料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所需的涂料,主要為外資品牌所壟斷,這導致本土品牌在低端產品領域競爭非常激烈,所以在去存過程中,主要加大高技術含量產品的研發,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擺脫產能過剩帶來的劣勢。
新增產能的釋放與消化
涂料作為半成品,受下游產業,尤其是制造業和房地產行業影響較大,所以產能如何釋放及消化,還要看下游產業的發展狀況。
目前涂料產量以工業涂料為主,隨著中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全球制造業正在向東南亞、印度、巴西等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轉移,另外隨著機器人代替人力的興起,部分制造業也在向發達國家回流,使得中國制造業倍顯疲態。此外更嚴重的是,產能過剩已經成為中國制造業的大硬傷,家電、汽車、鋼鐵等等產業同時在經歷去產能、去庫存之痛,加上全球經濟的低迷,使得中國制造業借助外力擺脫產能過剩頑疾也非常困難。
涂料產業跟房地產業有著密切的關系,或者說涂料行業伴隨著房地產業的迅猛發展而高歌猛進,兩者總有著或多或少的相似,目前房地產業告別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處于動蕩期。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雖然2015年中國地產業商品房總銷售額增長14.4%,銷售面積增長6.5%,整體還算樂觀,但是2015年中國地產業商品房新開工面積減少14.0%,竣工面積減少6.9%,土地購置面積減少31.7%,商品房待售面積增長15.6%。去庫存已經成為房地產業的主旋律,這勢必影響建筑涂料的發展。
通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雖然未來短期內中國涂料產能將達到新高度,但產能的釋放不會很快,總產量保持低速增長,并且釋放過程也只是涂料行業內的市場資源重新分配的過程。未來強者恒強,中小涂料企業市場份額將大幅縮水,部分涂料企業將被淘汰,產業集中度將持續上升。
結語
機遇永遠與風險并存,涂企瘋狂擴大產能提高自身實力為將來的洗牌做準備,就要承受市場需求不足帶來的風險,就要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這也要求涂企在營銷上不斷創新,使市場份額的增長趕上產能的增長速度,我們期望中國涂料行業能夠經受住這次考驗,也希望中國涂料企業能記住這次危機帶來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