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根據《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有關規定,中國化工學會于2022年1月啟動了2022年度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的推薦工作。經有關單位推薦、形式審查、專家初評和會議評審等程序,評審出2022年度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共計74項:“科技進步獎”35項,其中特等級1項,一等獎9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15項;“技術發明獎”8項,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3項;“基礎研究成果獎”31項,其中一等獎10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9項。
現將擬授獎項目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2年7月29日至8月12日。
2022年度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擬授獎項目
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序號 | 項目名稱 | 主要完成單位 | 主要完成人 |
1 | 節能高效新型連續重整成套技術開發及工業應用 | 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清華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濟南分公司 | 吳德飛 王杰廣 袁忠勛 王鐵峰 劉耀芳 王婷 董晨 鄭晨 劉彤 陳曉光 蔡達理 溫傳忠 蔡建光 金洪雁 韓健 蔣榮興 |
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序號 | 項目名稱 | 主要完成單位 | 主要完成人 |
1 | 碳中和背景下化工分離提純過程節能關鍵技術及工業應用 | 北京化工大學 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先鋒創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唐山三友集團有限公司 | 李群生 任鐘旗 王春生 宋曉玲 王寶華 趙洪康 馬德春 薛嘉星 胡南 李夢圓 岳涵 靳瑞華 |
2 | 新型聚氨酯彈性體制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 青島科技大學 山東一諾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華東理工大學 | 劉福勝 韓晶杰 陳良海 劉兆陽 李秋影 郭衛紅 張杰 劉廣臣 李英乾 房玉俊 孫志強 楊蘋蘋 管永 鞠偉坦 宿金明 |
3 | 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防護涂層關鍵技術創新及產業化 | 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中海油常州環保涂料有限公司 | 朱亞君 郭亮亮 劉曉強 周如東 張睿 劉志遠 倪維良 徐雪蓮 移易 孟凡江 倪愛兵 董劍瑩 李鵬 趙寶華 王留方 |
4 | 活性氧化鋁晶面控制關鍵技術創新及在柴油質量升級中的應用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 中國石化上海高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國石化青島煉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中石化大連催化劑有限公司 | 郭蓉 凌鳳香 楊衛亞 段為宇 孫進 王少軍 楊成敏 徐大海 曹文磊 張會成 梁 峰 李順新 王麗華 沈智奇 張 瀚 |
5 | 高端發動機油關鍵添加劑自主技術開發及產業化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潤滑油分公司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 湯仲平 薛衛國 韓生 呂會英 金鵬 劉玉峰 黃卿 金志良 藺華林 金理力 王俊明 郭鵬 安文杰 趙正華 李靜 |
6 | 氣相法制備高穩定性Y型分子篩技術平臺的創建及工業應用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濟南分公司 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國石化催化劑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 中科(廣東)煉化有限公司 | 周靈萍 林偉 許明德 王明恒 嚴加松 王生吉 楊斌 徐志成 周建文 袁帥 羅金輝 王麗霞 曹警偉 章海春 王娟 |
7 | 基于油氣排放溯源的模塊組合式高效回收油氣成套技術 | 常州大學 常州一烴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黃維秋 鐘璟 李旭飛 王鑫雅 彭明國 劉海 呂愛華 趙書華 浮歷沛 夏萍 王紅寧 黃洲樂 朱嘉慧 |
8 | 面向加氫反應流出物空冷系統長周期安全運行關鍵技術及工業應用 | 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中石化廣州工程有限公司 哈爾濱空調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慶分公司 洛陽德明石化設備有限公司 中科(廣東)煉化有限公司 蘭州長征機械有限公司 桂林獅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李浩 王金光 李宇 展學峰 李雙權 要強 徐松 胡圣忠 趙得華 曹朝輝 黃小東 閆晶怡 井維海 李黎 李征容 |
9 | 礦熱爐氣中多污染物協同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 | 昆明理工大學 萍鄉市華星環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江西省蔚藍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李凱 馬懿星 李原 施磊 王馳 李波 王飛 李坤林 趙劼 宋辛 黃小鳳 馮嘉予 孫鑫 李釗 謝雨軒 |
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序號 | 項目名稱 | 主要完成單位 | 主要完成人 |
1 | 分區強化多產高價值產品的加氫裂化關鍵技術及應用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 中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 董松濤 楊有亮 趙廣樂 喬愛軍 潘紹晨 胡志海 趙陽 袁泉 龍湘云 王陽 楊玖坡 金丹 梁家林 毛以朝 任謙 |
2 | 層狀結構可控剝離與共聚反應納米復合材料技術及應用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長江大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油氣開發管理部 中石化勝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鉆井液技術服務中心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油氣儲運中心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孤島采油廠 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柯揚船 易先中 余傳謀 藍強 賈江鴻 李科 李公讓 龔險峰 姚秀田 田慶凱 劉慧婷 張國亮 陳長鳳 萬繼方 胡旭 |
3 | 油氣高效裝卸和高質回收一體化智慧管控關鍵技術 | 常州大學 中遠海運集團連云港遠洋流體裝卸設備有限公司 連云港天邦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南京市鍋爐壓力容器檢驗研究院 | 劉麟 李京 王為周 陳普寬 張伯君 樊允花 趙玉杰 孟慶梅 潘海軍 咸東進 雍莉莉 儲小妹 柳林 方亮 單繼強 |
4 | 現代高層幕墻用有機硅密封膠系列產品的研發與產業化 | 杭州之江有機硅化工有限公司 浙江大學 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 | 鄭強 何永富 劉明 宋義虎 陶小樂 李超 沈翔 倪建華 倪皇偉 |
5 | 多功能氣相聚乙烯鈦系催化劑的關鍵突破與工業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 楊國興 何書艷 王登飛 高宇新 張瑞 趙興龍 任鶴 郭峰 張明強 |
6 | 錳基粘土中低溫煙氣SCR脫硝、脫汞功能一體化催化劑制備及應用 | 合肥工業大學 湖北思搏盈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慶分公司 安慶師范大學 安徽職業技術學院 | 張先龍 吳雪平 黃健 張大偉 王鈞偉 李健 呂雙雙 楊森 陳亞中 李彪 |
7 | 環境友好型電子器件用納米防水涂層技術開發與批量化應用 | 南昌航空大學 廣東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群鑫電路有限公司 | 薛名山 殷祚炷 任澤明 祝中青 洪珍 羅一丹 |
8 | 管道地災風險預警與定漏朔源數字孿生系統 | 西北大學 陜西省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延安大學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田公司重慶氣礦 長慶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氣廠科技信息部 慧感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塔力科技有限公司 | 吳峰 任海波 魏利平 許留云 杜子庭 李宏 張亞斌 馬志剛 鄭珂 郭飛 閆淵 |
9 | 賽鼎爐低階煤4.0MPa氣化技術 | 賽鼎工程有限公司 內蒙古大唐國際克什克騰煤制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 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 施福富 劉豐力 夏俊兵 徐西征 左永飛 劉永健 付紅學 楊麗歷 范輝 朱小娟 王貴 趙宇宏 錢澄 梁俊鵬 劉雪波 |
10 | 綠色石化發展與生態環境安全科普實踐 | 中山大學 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 中山大學惠州研究院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 紀紅兵 吳青 董曦 吳海波 楊祖金 晏金燦 楊彥 杜雯 |
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序號 | 項目名稱 | 主要完成單位 | 主要完成人 |
1 | 資源循環型氧化鐵系列產品高效一體化生產關鍵技術 | 銅陵瑞萊科技有限公司 | 孫曉慶 杜松松 周志祥 胡仁鈞 趙月華 謝文 張巒 |
2 | 發酵工業廢水制備有機碳肥技術研發與產業化 |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深圳市芭田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舒緒剛 張敏 闞學飛 周向陽 穆光遠 陳彬 陳任翔 |
3 | 鋁型材用高性能高裝飾性粉末涂料關鍵技術與產業化應用 | 廣東華江粉末科技有限公司 廣東省科學院工業分析檢測中心 佛山市三水鳳鋁鋁業有限公司 | 魏育福 詹浩 陳慧 蔡勁樹 陳文龍 蔡知之 劉飛 洪賢波 南仁植 李啟聰 胡權 |
4 | 高柔性多功能膜聚酯生產技術及產品開發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遼陽石化分公司 | 史君 李振忠 陳穎 王鐵成 林妍妍 張健 張野 宋振宇 馬城華 王文娟 劉晶元 張曉剛 常文哲 吳海泉 劉青剛 |
5 | 綠色輪胎用高性能改性功能型粘合樹脂研發及產業化 | 江蘇麒祥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蘇州麒祥新材料有限公司 | 彭華龍 姚翔 房建明 高峰 李海 王瑩瑩 謝翛然 |
6 | 大型裝置化高效污水處理反應器開發與工業應用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中科(廣東)煉化有限公司東興分部 | 唐曉津 桑軍強 朱振興 趙銳 呂子威 施昌智 鮑迪 高峰 鄭石紅 韓穎 楊春鵬 丁暉殿 任小甜 曹曉磊 馬欣 |
7 | 韌性化工園區安全風險評估方法與防控技術 | 武漢工程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武漢恒予安職業安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 周德紅 張明 張夏 吳燕玲 雷克江 張民波 賈沛 |
8 | PPR管材專用料的開發與生產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煉化分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華東化工銷售分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華北化工銷售分公司 | 董文慧 閆政軍 孫剛 李強 賈鳴春 李陽 梁天舒 丁清波 唐淑文 葛騰杰 楊國興 吳昊 張宇 閆功臣 畢衛剛 |
9 | 多級孔無機分子篩材料的綠色高效制備關鍵技術及應用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江南大學 | 宋俊玲 徐向亞 郁紅艷 桑欣欣 劉敬成 鄔嬌嬌 |
10 | 基于赫斯特淤漿工藝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生產技術及產品開發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遼陽石化分公司 | 蘇長志 李振忠 王永年 張迪 黃榮福 劉冬 熊國榮 崔月 郭洪元 呂春曉 呂潔 趙晶 王大明 王俊榮 李克營 |
11 | 非均相臭氧氧化催化劑制備及應用研究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龔小芝 邱小云 趙輝 孫杰 楊晏泉 |
12 | 基于超組裝新能源體系的應急儲能電源系統集成及應用示范 | 復旦大學 山東圣陽電源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 | 孔彪 孫大強 謝磊 何彥君 李東瑋 李勇 馬建平 高海洋 |
13 | 光學級大尺寸金紅石單晶體及其原料粉體制備技術 | 沈陽工程學院 | 董穎男 唐堅 畢孝國 李珊珊 牛微 趙韋侖 唐美玲 王黎明 趙海 |
14 | 家電耐熱聚丙烯專用料的研發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蘭州石化分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 高玉林 楊俊明 剡軍 曹振祥 楊寶 王雄 齊宇龍 陳得文 郭赟 韓曉昱 楊鑫 張海毅 |
15 | 焦爐煙氣脫硫灰資源化利用技術開發 | 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南風科技有限公司 | 柴高貴 楊瑞平 王澤云 關紅燕 師晉愷 李紅耀 荊菊平 王蘭君 郭榮華 王浩 侯曉瑞 閆曉莉 田利鵬 |
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序號 | 項目名稱 | 主要完成單位 | 主要完成人 |
1 | 多產烯烴的中孔分子篩重油催化裂化技術創建與工業實踐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中國石化催化劑有限公司 中國石化青島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 許友好 羅一斌 王鵬 龔建議 張成寶 歐陽穎 王生吉 王若瑜 左嚴芬 |
2 | 輕稀土基整體蜂窩式煙氣脫硝催化劑的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 | 南京工業大學 山東天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沈岳松 祝社民 沈樹寶 陳英文 眭國榮 王志民 李慧遠 李喜紅 劉優林 |
3 | 新能源電池用高性能聚合物離子交換膜材料設計制備關鍵技術 | 常州大學 | 汪稱意 趙曉燕 李堅 任強 陶正旺 |
4 | 茂金屬聚丙烯催化劑技術開發與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 雷珺宇 義建軍 張蔚 許薔 王科峰 王莉 張明革 李榮波 高玉李 |
5 | 新型雙向拉伸聚乙烯薄膜專用樹脂分子結構調控及工業化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高達利 張師軍 施紅偉 徐萌 徐凱 吳長江 白弈青 權慧 任敏巧 |
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序號 | 項目名稱 | 主要完成單位 | 主要完成人 |
1 | 基于可再生能源 PEM制氫的低貴金屬催化劑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山東賽克賽斯氫能源有限公司 北京化工大學 | 邢巍 丁孝濤 孫曉明 劉長鵬 侯帥 李鵬松 鄒方明 韓娜娜 于平 |
2 | 近臨界甲醇醇解油脂/脂肪酸生產生物柴油技術與應用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杜澤學 王海京 范瑛琦 曾建立 陳艷鳳 陽國軍 張偉 江雨生 楊克勇 |
3 | 均相稀土催化劑合成及稀土丁戊橡膠技術開發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 張華強 龔光碧 董靜 李福崇 魏緒玲 湯海鯤 |
基礎研究成果獎一等獎
序號 | 項目名稱 | 主要完成單位 | 主要完成人 |
1 | 以天然硅鋁礦物為原料的分子篩綠色合成方法 | 福州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清源創新實驗室 北京化工大學 | 鮑曉軍 岳源源 劉海燕 李鐵森 劉洪濤 袁珮 王廷海 朱海波 崔勍焱 白正帥 |
2 | 碳氫原料燃料熱解的產物生成調控與高值利用科學基礎 | 沈陽化工大學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 許光文 蘇發兵 曾璽 古芳娜 余劍 劉姣 韓振南 高加儉 韓江則 岳君容 陳兆輝 高士秋 |
3 | 多相反應器中的傳遞和反應機制及其新模型 | 上海交通大學 廈門大學 | 羅正鴻 朱禮濤 張希寶 顏偉城 |
4 | 納米催化劑的微觀作用機制及工業應用 | 浙江工業大學 | 王建國 鐘興 盧春山 姚子豪 魏中哲 鄧聲威 李小年 |
5 | 離子液體功能設計與綠色分離過程 |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 張香平 張鎖江 曾少娟 董海峰 聶毅 王慧 白璐 張曉春 白銀鴿 高紅帥 |
6 | 主控尺度結構辨認及加氫催化劑設計 | 華東理工大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段學志 曹約強 彭沖 周興貴 馮翔 錢剛 施堯 周靜紅 李偉 呂振輝 王剛 袁渭康 |
7 | 碳基催化劑性能提升與催化作用機理研究 | 重慶大學 | 魏子棟 李莉 丁煒 陳四國 李容 楊娜 李佳 吳光平 |
8 | 雜化碳材料多維結構工程與電化學儲能應用 | 大連理工大學 | 邱介山 王治宇 趙宗彬 |
9 | 石油煉化分子管理基礎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史權 張霖宙 徐春明 趙鎖奇 張亞和 何晨 吳建勛 韓曄華 梁詠梅 劉旭霞 陳振濤 許志明 |
10 | 高分子結構設計與精準合成 | 蘇州大學 | 張正彪 程振平 朱健 張偉 朱秀林 周年琛 張麗芬 潘向強 黃智豪 |
基礎研究成果獎二等獎
序號 | 項目名稱 | 主要完成單位 | 主要完成人 |
1 | 碳基納米材料的可控制備及其應用基礎研究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重慶文理學院 | 徐泉 徐春明 郭朝中 劉瑤 牛迎春 陳思源 |
2 | 氣體分離用無機微孔膜結構調控與傳遞機制 | 南京工業大學 | 周榮飛 潘宜昌 邢衛紅 周俊靜 王斌 廉海乾 |
3 | 納米結構功能復合材料的可控構筑及其在能源與環境化工領域的應用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上海海洋大學 同濟大學 | 韓生 于飛 馬杰 藺華林 熊力堃 |
4 | 限域聚合物離子膜及水系有機液流電池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楊正金 徐銅文 冉瑾 葛曉琳 |
5 | 微尺度多相界面流動與結構調控機制 | 深圳大學 | 孔湉湉 劉洲 岑浩璋 齊成 |
6 | 低溫深度催化凈化氣相低濃度多污染物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 | 西南石油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 四川旭航新材料有限公司 天府新能源研究院 | 周瑩 董帆 張瑞陽 黃澤皚 張騫 曹玥晗 王芳 |
7 | 原油/重油分級氣相催化裂解制化學品關鍵技術研發與中試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田原宇 喬英云 劉欣梅 張金弘 唐瑞源 呂玉超 李大偉 車遠軍 郝俊輝 袁夢 馮雯 |
8 | 基于聚合物刷的Pickering界面催化體系構建與熱力學機制 | 華東理工大學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 劉洪來 韓霞 彭寶亮 練成 陳學謙 |
9 | 沸石涂層規整催化材料多尺度理論模型構筑與實踐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北京化工大學 | 王鵬 朱吉欽 宋海濤 周翔 韓蕾 沙有鑫 王若瑜 彭博 趙留周 王麗霞 沙宇辰 黃志青 |
10 | 無機納米材料雜化膜的構筑及其在分離領域中的應用基礎研究 | 鄭州大學 | 張亞濤 朱軍勇 王景 單美霞 董冠英 余亮 田苗苗 蘇亞菲 趙倩倩 |
11 | 新型生物催化劑的創制和機理研究 | 天津科技大學 | 崔建東 賈士儒 杜英杰 王梓源 馮玉曉 |
12 | 工業氮排放的微藻生物減排與蛋白質生產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河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 榮峻峰 王強 李煦 魏東 朱俊英 郄鳳翔 |
基礎研究成果獎三等獎
序號 | 項目名稱 | 主要完成單位 | 主要完成人 |
1 | 酸性廢氣硫化氫資源化高附加值利用制二甲基亞砜關鍵技術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湖南長嶺石化科研開發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長嶺分公司 | 史春風 關莉莉 文彬 陳偉君 蔣麗華 鄭金玉 劉晨 劉鋒 伍小駒 朱斌 |
2 | 無機納米材料/聚合物超濾膜的微結構與性能調控 | 天津工業大學 江蘇大學 | 徐志偉 王維 閔春英 朱婷 李顯華 單明景 鄧輝 |
3 | 質子交換膜傳遞通道構筑及限域傳遞機理研究 | 鄭州大學 | 王景濤 武文佳 吳曉莉 周國莉 張婕 李奕帆 |
4 | 聚合物電解質燃料電池催化層均相催化體系的構建與研究 | 浙江大學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 和慶鋼 葛君杰 任榮 肖梅玲 張碩猛 邢巍 |
5 | 二氧化碳活化及催化轉化的應用基礎研究 | 廣西大學 中山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廣州廣電計量檢測股份有限公司 | 秦祖贈 紀紅兵 蘇通明 羅榮昌 陳亞舉 蔣軍 周賢太 |
6 | 三次采油耐溫抗鹽驅油聚合物的分子構筑與性能研究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伊卓 劉希 祝綸宇 趙方園 方昭 胡曉娜 楊金彪 李雅婧 杜超 |
7 | 射流氣動旋流霧化強化傳質機理及其應用 | 重慶理工大學 | 全學軍 程治良 王富平 趙清華 代黎 邱發成 李綱 |
8 | 半導體離子復合電解質的能帶調控及表界面傳導機理 | 湖北大學 | 王浩 夏晨 汪寶元 董文靜 張軍 王浚英 |
9 | 半導體材料的電子調控及其光/電催化分解水應用 | 沈陽化工大學 | 謝英鵬 姜仁政 張恩磊 王國勝 張本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