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個大型半導體展會——上海半導體展SEMICON China于3月17日至19日在上海舉行。展會現場,人頭攢動,充分反映出產業的熱度。同期論壇,業界大咖熱議半導體投資機遇,普遍看好國產替代、技術創新、關鍵裝備原材料等領域。
產業景氣促大廠擴產能
半導體景氣度之高充分體現在了本次展會上。多達1100家半導體公司參與了本次展會,很多地方的公司更是聯合參展,如同屬沈陽的芯源微、拓荊科技、中科新松等攜手亮相展會。
產能緊張,大廠積極擴產。繼在北京投資后,中芯在擴產能上再下一城。中芯3月18日披露,公司和深圳市政府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公司、深圳重投集團及其他第三方將共同投資晶圓制造項目,預估新投資額23.5億美元。該項目將重點生產28nm及以上的集成電路和提供技術服務,計劃月產能為12英寸晶圓4萬片,預計將于2022年開始生產。
公開資料顯示,除了中芯,華潤微、士蘭微、華虹宏力也在積極擴產。對此,有半導體資深人士表示,中國半導體在多個領域確實與先進存在很大差距,短期內也無法完成追趕,但中國半導體可以快速占領一個領域,就是快速擴大成熟制程的產能。
該資深人士進一步解釋稱,鑒于投資巨大,國外晶圓廠在擴產時往往比較謹慎,節奏也慢。在需求和市場持續增長已經明確的情況下,中國可以借助資本力量快速完成產能的“跑馬圈地”,產能在、市場在,其帶動產業共同成長進步只是個時間問題。
資本關注三大投資機遇
產業盛宴已開,半導體領域的投資機遇在哪里?在“SEMI產業創新投資論壇”圓桌環節,產業、投資界大咖普遍看好國產替代、技術創新、關鍵裝備原材料等領域的投資機遇。
接下來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三大領域的投資機會:,基于安全可控,未來3至5年,芯片“國產替代”市場空間非常大、機會很多;第二,當前中國公司在半導體裝備整機領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和成就,但在關鍵零部件、材料領域幾乎依然是空白,未來10年都是半導體裝備材料的投資窗口期;第三,半導體領域創新永不停歇,在創新賽道上,有技術有產品的公司,都是值得關注的投資機遇。
談及海外并購,有嘉賓給出兩點建議:一是盡量避開沖突和敏感的領域;二是在合作模式上進行創新,比如采用參股、在國內投資設立公司等方式。
“未來10年,中國會成為全球中低端集成電路的采購中心。”中國在裝備材料領域的短板、大環境等因素制約,決定中國集成電路首先是“大發展”。
注:下一屆舉辦時間2022年3月16日-18日在上海新博覽中心舉辦,同期主辦上海平板顯示設備及技術展FPD CHINA,兩展強強聯手。近年來中國大陸半導體顯示產業迅速崛起,已成為世界新興顯示產業的投資聚集地與增長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