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深刻變化的一年,眾多太陽能企業在發展中面臨著諸多挑戰與壓力,其市場特點也將影響著以后的發展。主要表現在:
一是宏觀經濟環境深刻變化。國家加強了房產、土地的調控,不銹鋼等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太陽能企業在浴火中艱難前行。由于行業門檻低,大部分企業是中小型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有限。07年的原材料價格上漲給太陽能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許多企業紛紛采取內部降耗,外部拓展的方式化解原材料壓力。
二是家電渠道變革十分顯著。國美在并購永樂之后,又并購了大中,傳統家電渠道壟斷逐步加劇,太陽能企業走家電渠道難度更大。新興的建材市場,專賣店渠道中,品牌企業與雜牌企業同場競技。在品牌意識較強的城市地區,品牌企業占據了主要市場容量,而在品牌意識淡化的二三級市場、農村鄉鎮,雜牌、傍名牌的一些企業市場容量較大。
三是市場容量已被激活。由于國家對節能政策的重視,以及數千家太陽能企業對太陽能的宣傳,目前太陽能熱水器已經得到普通消費者的認可,市場已被激活。據07年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年會報道,保守估計07年的行業產值已經突破250億元,預計會超出更多。
四是市場品牌聚焦呈現。雖然中小企業占有的市場份額較大,但是品牌聚焦現象已經呈現。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選擇太陽能產品的時候,品牌企業已成為。
五是新的營銷理念仍舊缺乏。市場上產品已進入同質化狀態,服務戰、價格戰、贈品戰等促銷方式花樣百出,太陽能企業在競爭中共同摸索屬于自己的多元化營銷渠道與營銷方式。
六是家電品牌紛紛試水。太陽能行業的飛速發展也讓眾多的家電品牌相繼進入,先后有光芒、華帝、海爾、榮事達、長虹、美菱等家電品牌試水。他們均采用了“城市帶領農村”的策略。這些企業進入太陽能產業后,借助原有品牌、渠道、服務、營銷體系等優勢,迅速在連鎖、商場建網布點,搶占了一線城市商場中的市場容量,獲得了快速積累后,再拓展二三級市場,帶動鄉鎮、農村市場,走出了與中小型太陽能企業截然相反的成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