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的盛行,引領我們逐漸邁入“綠金時代”,誰在低碳潮流中主動出擊爭取話語權,誰就能在“綠金時代”占據制高點。對于太陽能行業而言,低碳的盛行帶來了巨大的機遇。首先是國家宏觀層面對太陽能的認可和贊賞,給予了太陽能高規格的出場機會,令其賺足了眼球,這種推廣效果遠遠強于企業自身此起彼伏而又零碎的推廣,這實際上是國家在為太陽能行業“做廣告”,在中歐高峰論壇和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上連續兩次宣布中國太陽能熱水器集熱面積世界的溫家寶總理,可謂是太陽能行業的“代言人”。這些行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民意,引導廣大民眾對太陽能給予更多的認知、認可和支持。
其實國家對發展太陽能更大的支持在于出臺扶持政策、實行財政補貼、投入技術研發資金等,而當前我們國家正在這樣做或開始著手做。無論是太陽能光熱還是光電,在國家層面的推動下都將成為受益者。
而地方政府也不甘于在推廣太陽能上無所作為,紛紛出臺政策、條例,或要求12層以下的新建建筑強制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或對購買太陽能產品的居民給予補貼,這些措施在二三線城市為普遍,近期像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也已出臺了發展太陽能的相關措施。國家和地方政府對發展太陽能的推力,與企業的拉力相結合,可形成強大的合力,助推太陽能更快速發展。
另外,在低碳備受追捧的情況下,可能會引起大量投資進入發展態勢迅猛的太陽能行業,而這無疑也是重要的機遇。
機遇與責任相伴相生,機遇的背后隱含著需要承擔的責任。既然現在太陽能行業身處低碳語境,這就要求每個太陽能企業,不但產品實現低碳化、綠色化,而且生產過程也要低碳,杜絕浪費,避免高能耗,減少污染物排放。在太陽能熱水器水箱生產過程中,傳統工藝存在氟利昂污染問題,結果導致大氣臭氧層減少,因此在整個行業推行無氟發泡劑勢在必行。
目前像太陽能熱水器這樣的低碳產品,在價格上比電、燃氣等傳統熱水器普遍要高,那么消費者憑什么選擇價高的低碳產品而不選傳統的?顯然,除了產品本身的節能環保性能外,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也是他們關注的兩個重要因素。太陽能熱水器要在質量上有保障,企業要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這樣方可建立消費者對太陽能熱水器的信任感,而不能讓消費者在購買低碳的新能源產品時,因為對質量和服務不滿意而產生受挫感,否則再節能環保的產品也無法大面積進入尋常百姓家,而且有損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的形象,也不利于低碳理念在民眾中的有效接受和進一步傳播,低碳生活方式以及低碳社會的建立更無從談起。
隨著低碳理念的深入傳播,它開始引發實際的行動和作為,此時,太陽能企業要善于把握這種轉型帶來的機遇,順勢發展,當然也不能忘了承擔應該承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