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女士認為裝修公司使用了不合格的油漆
蔣女士收到的威脅短信
●“氣味刺激性很強,眼睛和嗓子非常難受。”一旁的朋友更是當場嘔吐
●“這件事不僅對我造成了財產損失,更打亂了我的工作計劃”
●裝修公司熊經理:雙方已約談過四五次,但意見始終無法統一,“現在我們已經不想和她談了”
近日,蔣女士遇到一件煩心事:她在成都買的房子在裝修時遇到了諸多麻煩,不僅合同約定的裝修材料被裝修公司更換,而且油漆更被檢驗為不合格。
裝修已停工兩個多月,面對在外租房每月4000元的額外支出和有家難回的窘境,蔣女士向成都高新區工商局消協進行了投訴。
避麻煩 選了名氣大的公司
2008年,蔣女士和丈夫從美國回到成都工作。2010年,蔣女士在雙流購買了一棟別墅。交房后,蔣女士著手準備裝修,為此,她辭去了工作。經過多方比較,蔣女士終選擇了一家“名頭響,性價比較高”的裝修公司。
“之所以選擇名氣大的裝修公司,就是想避免裝修中遇到麻煩。”蔣女士說,由于娃娃只有3歲,健康是他們裝修房子時的首要考慮因素,于是,蔣女士挑好了裝修材料的品牌,并列出清單,與裝修公司進行了合同約定。
雙方談妥后,2010年12月21日裝修工程開工,合同約定90天完成所有裝修項目。依照合同,蔣女士提前支付了60%的工程款7.5萬多元。
檢驗油漆 甲醇超標40多倍
“裝修工人的效率一直不高。”蔣女士說,直到今年4月,裝修工程仍未完工。4月11日,蔣女士約上朋友,再次到新房查看工作進度。
房門剛打開,一股濃烈的油漆味撲面而來,熏得蔣女士幾乎暈倒。“氣味刺激性很強,眼睛和嗓子非常難受。”一旁的朋友更是當場嘔吐。
“我感覺油漆有問題。”蔣女士發現,油漆桶上的品牌并非合同中約定的品牌,且稀釋劑也沒有任何標識。她找到施工人員理論,但對方堅稱沒有問題。
蔣女士約上裝修公司工作人員,將剩余的油漆送到成都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自己墊付了3700元檢驗費檢驗。
4月25日,檢驗報告顯示,送檢油漆“不合格”,兩項指標超標,其中甲醇超標40多倍。蔣(文章來源本站)女士從質檢人員處了解到,甲醇超標會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尤其是眼睛和咽喉產生傷害。
隨后,蔣女士仔細檢查了其他裝修材料,發現膩子粉品牌也被私下更換。
討要說法 收到2條威脅短信
6月15日,華西都市報記者來到蔣女士的新房,房間里零亂地擺放著裝修材料,油漆桶已被移到屋外。由于時隔兩個月,記者并沒聞到蔣女士說的“刺激油漆味”。屋外放著的油漆桶的品牌為“鴕鳥”牌,并不是雙方合同中約定的油漆品牌。
此外,膩子粉的品牌也從合同中約定的“藍星鋼玉”變成了“白靈鋼玉”。
“這房子我是不敢住了。”蔣女士向裝修公司提出,由于裝修存在未按時完工、私下更換材料品牌、使用油漆不合格等問題,要求對方按照工程進度結算后,解除雙方的裝修合同,并賠償自己由于裝修停工在外租房的費用1萬余元。
經過多次協商,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到后,裝修公司工作人員干脆對蔣女士避而不見。
6月15日下午,蔣女士再次到裝修公司討說法時,手機先后收到一個陌生號碼發來的兩條短信。短信警告蔣女士:“不要把事情搞大,否則要后悔一輩子。”
“這件事不僅對我造成了財產損失,更打亂了我的工作計劃。”目前,蔣女士已向成都高新區工商局消協投訴,并就威脅短信一事向警方報案。
裝修公司:已是賠本賺信譽
15日下午,華西都市報記者來到成都天仁路的這家裝修公司。公司一名熊姓工程經理說,公司成立近10年來,還是次遇到這么難纏的客戶。由于蔣女士的房子面積過大,僅水電管網的安裝就耗費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已是賠本賺信譽。目前,由于蔣女士房子裝修停工,對公司造成的材料和人力損失成本已達10多萬元。
對蔣女士送檢的油漆檢測不合格,熊經理承認,陪同送檢的是公司一名監理人員,但對檢測結果并不認可。
熊經理說,“問題”油漆主要是刷木柜的,雙方裝修合同中注明的一個木柜,“面積不到2個平方米。”其他柜子都是蔣女士私下找公司的裝修人員刷的漆,因此,公司只愿象征性地補償2000元。
至于私自更換膩子粉品牌一事,熊經理說,新品牌的膩子粉是公司統一更換的,兩種產品價格、效果都一樣。關于此事,雙方已約談過四五次,但意見始終無法統一,“現在我們已經不想和她談了。”
律師:蔣女士要求完全合理
四川文典律師事務所律師姚飛說,這件事上,蔣女士要求與對方解除合同,并追償由于對方私自更改合同中約定的產品品牌造成的損失,是完全合理的要求。
裝修公司如果需要更換雙方合同中約定的產品品牌,必須經雙方協商同意后才能更換,否則就屬于違約。
對于私自更換的裝修材料質量不合格對業主造成的損失,“業主有權要求對方賠償由于產品質量不合格產生的額外裝修費用。”
至于蔣女士解除合同的要求,姚飛說,如果裝修公司私自更換合同中約定的產品品牌的事實確鑿,消費者只需要擬定一份書面的解釋通知書并送達對方,自對方收到的那天起,雙方合同即自行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