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en Phillips 表示,隨著全球企業和企業家尋求大流行后的增長,投資增加,越來越多的公司上市被擱置聲稱城市正在為全球企業失去光彩
機會,香港仍然是進入亞洲的絕佳切入點,亞洲是全球增長引擎,當然由中國領導。
香港懷疑論者近對這座城市說了很多 年,但我看到的現實和事實大不相同。 香港作為首屈一指的商業中心的基本面非常穩健,全球投資者對香港的持續信心證明了這一點。 機會也比比皆是。 香港對商業非常開放,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者都迫不及待地想去。
在看一些增長機會之前,讓我們先看看一些事實。 2020年,該市對內投資保持強勁勢頭。 根據香港投資推廣署與政府統計處的聯合調查,香港約有 9,025 家和內地公司,其中 1,504 家以香港作為地區總部的基地。 這比 2017 年分別增長了 10% 和 6%。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我沒有看到一些評論家聲稱的外流證據。
投資的來源非常多樣化。 這座城市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領先企業,包括中國大陸、美國、歐洲和亞洲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規模的新加坡是第五大投資來源地,這說明了香港對新加坡公司的重要作用。
香港的創業環境同樣充滿活力和化 在性質上。 2020 年的初創公司數量比 2017 年增長了 51%,達到 3,360 家,令人印象深刻。 更重要的是,26% 的聯合創始人來自香港以外的地區,其中內地、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處于領先地位。 也許并不奇怪,這些行業讓我們深入了解香港經濟的未來形態 - 金融科技、電子商務、先進物流、生物技術、數據分析、數字化專業服務等等。
< br>
在我在投資推廣署的日常工作中,我可以分享的是,我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優秀、領先的企業和雄心勃勃的企業家非常熱衷于利用香港捕捉機遇 香港、中國大陸和亞洲。
作為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的金融體系和市場也表現強勁。 香港金融管理局報告資本凈流入,2020 年全年港元匯率保持在可兌換區的強半區間。銀行存款總額在 2019 年和 2020 年均有所上升,同比增長 2.9% 2019 年和 2020 年進一步增長 5.4%。
自今年 1 月 1 日以來,香港交易所已有 38 家新上市公司在主板上市。 截至4月9日,香港上市公司2554家,市值近53萬億港元(6.82萬億美元)。
事實不言自明。 當然,事實是企業做出投資決策的依據。
但是商機呢? 盡管 COVID-19 大流行的影響繼續限制世界各地的商務旅行,但現在是計劃和準備萬眾期待和必要的大流行后復蘇的好時機。 那么,企業和企業家為什么要密切關注香港呢?
就其核心而言,香港提供了一個友好的商業環境。 位于亞洲中心的便利地理位置。 具有競爭力且簡單的稅收制度。 一個自由開放的市場,包括信息和資本的自由流動。 企業也非常重視我們在其中運營和管理風險的可預測且穩健的環境。 作為中國的普通法司法管轄區,香港是著名的交易和架構中心,也是的法律和爭議解決中心。
所有 以“一國兩制”為基礎,使香港成為中國內地與世界的雙向商業橋梁。 對企業和整個社會來說也很重要,在經歷了 2019 年的暴力事件之后,香港已經恢復到長期以來一直受到慶祝的安全、包容和充滿活力的社會。
關于機會 ,我喜歡描繪香港提供不斷增長的機會圈的形象。 香港本身是一個成熟和發達的經濟體,在許多領域都有機會滿足成熟企業和挑剔消費者的需求。 香港也是尋找來自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的絕佳地點,特別是對中國大陸而言,是實現全球愿景的有吸引力的地點。
創新和技術領域 - 優先事項 特區政府的——也在不斷壯大。 香港擁有優質的研發能力和設施,有五所大學躋身世界前100名。 金融科技、生物醫學、人工智能、機器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等領域蘊藏著豐富的機會和專業知識。 這使香港成為技術轉讓以及研發應用和商業化的理想地點。 所有這些都以世界一流的知識產權框架為后盾。 多項資助計劃也適用于在香港設立和發展的企業,尤其是研發活動。 我們還為符合條件的研發支出提供增強的稅收減免 - 是全球具吸引力的研發支出之一。
另一個新的高潛力領域是香港作為家族辦公室的主要樞紐的日益增長的作用。 一個新的專業團隊剛剛成立,以支持來自世界各地的家族辦公室在香港建立業務。 香港領先的金融中心地位、世界一流的專業服務、高素質的人才以及從上市股票到高增長業務的早期投資的全方位投資,是使香港成為理想的關鍵因素
展望未來,香港承諾在 2050 年左右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結合國家 2060 年的目標,也將創造新的機遇,以應對共同面臨的挑戰。 氣候變化。
除了香港本身,粵港澳大灣區(Greater Bay Area或GBA)是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主要磁鐵。 大灣區專注于創新和金融服務,可以從香港服務。 大灣區擁有約 7,200 萬中國富裕的消費者、許多中國具創新性的企業,并擁有一流的連通性,大灣區已成為全球第 11 或第 12 大經濟體。 “十四五”規劃(2021-25)支持港澳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這意味著香港作為創新科技中心,在大灣區的發展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為了幫助企業了解大灣區令人興奮的一系列機遇,我們近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團隊,該團隊也將與大灣區其他 10 個城市的同行密切合作。
Hong 香港也是打入東盟市場的理想基地,事實上,許多公司將香港作為區域總部來實現這一目標。 我看到的一個顯著趨勢是進出大灣區和東盟的貿易和投資流量不斷增長。
廣泛的機會是利用香港利用“一帶一路”機遇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和資助合資企業。 雖然機會包括基礎設施,但數字絲綢之路正迅速成為現實,使許多領域的產品和服務能夠以數字方式交付。
為了支持所有這些機會,香港 提供全面的自由貿易協定 (FTA),包括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 (CEPA) 以及與東盟經濟體的自由貿易協定。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 (RCEP) 預計也將促進區域內的貿易和投資流動,香港已表示希望加入成為成員。
對于有需要的企業 作為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香港提供從貿易融資和營運資金到綠色債券,當然還有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機會。 此外,包括人民幣投資和風險管理產品在內的各種對沖和風險管理產品和服務被廣泛使用和使用。
讓我總結幾個要點。 香港擁有化、充滿活力的營商環境。 公司可以在香港、大灣區、東盟和更遠的地方利用廣泛的機會。 全面的法律、金融和專業服務以及知識產權保護支持和推動業務增長,同時有效降低風險。 一群合格的、通曉的人才帶來洞察力和專業知識,幫助公司迅速產生影響。
因此,如果您的興趣已被激起 - 并且您正在尋求發展 您的業??務 - 我建議您與我們在全球 30 多個地點的任何團隊進行討論。
這些觀點不一定反映中國日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