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液晶顯示器采用冷陰極熒光燈(CCFL)作為背光源,色彩還原性差,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汞蒸氣。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逐漸被LED背光源所取代。LED背光源色彩還原性好、壽命長、不含汞、有利于環境保護,且可以低電壓工作,響應速度快,控制較為方便。
背光源根據光源的位置不同分為直下式背光源和側光式背光源。直下式背光源,直接把LED光源放在出光面下面,光源發出的光經過一段空間距離和擴散板的擴散和混合后,成為面光源發射出來,直下式背光源需要一定的混光距離。而側光式背光結構對超薄化的模塊設計則更具優越性,隨著“超薄風”的刮起,大尺寸超薄側光式LED背光源成為各大電視廠商及上游企業的研究熱點。
LED背光源整個結構包括:LED燈條、驅動板、膜材、導光板、散熱塊、上框架、背板、透鏡等。其中LED燈條與透鏡之間用膠粘劑進行粘接固定成為生產過程中的重要工序。
燈條一般為長條狀基板,材質包括:FR-4,金屬,陶瓷,合金等,在基板上標注有特定的貼片位置,一般包含3-4個點膠位置。
透鏡又名LENS,材質包括:PC,玻璃,PMMA,硅膠等,有與燈條上點膠位置對應的3個或4個引腳,通常尺寸約φ2cm,引腳高1mm左右。
目前常見的固定LENS與燈條的方法是用點膠機在燈條點膠位置上點膠,膠水需要有比較大的粘度,確保3-5min內維持0.5-1mm高度的膠型,然后將透鏡放在對應位置,引腳插入膠內,使膠水完全包覆住透鏡的引腳,再將膠水進行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