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度被推至風口浪尖的信泰集團,如今正如火如荼地打造皮革鞋料市場。借“金改”東風,順利完成“退二進三”后,原來的信泰園區已經悄然蛻變成目前較具規模的專業市場。
溫州信泰皮革鞋料市場是近年來市政府正式批準籌建的皮革鞋料專業市場,它的建設不僅為信泰資產重組打開“突破口”,更擔當了城區老市場改造提升主要搬遷承接地的重任,順應皮革鞋料市場轉型所需。該市場將力爭打造成我市大規模商場式皮革鞋料市場。
借“退二進三”重組
去年9月份,溫州眼鏡龍頭企業信泰集團因借貸風波引發社會各界關注,在市政府和金融機構、行業的支持與幫助下,胡福林終決定將信泰產業園通過“退二進三”,創辦成一家皮革鞋料市場。今年5月2日,胡福林從溫州市工商局甌海分局領到了“溫州信泰皮革鞋料市場(籌建)”的登記證。
根據市委、市政府拉大城市框架,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精神,在甌海大道整體貫通后,甌海大道及104國道沿線布局專業市場群和集聚區涌現。由市發改委、市商務局聯合發布的《溫州市商貿流通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透露,計劃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專業市場的“改、撤、遷”,并統籌規劃新建市場。
依托溫州火車南站、甌海大道與104國道的區位優勢,改建中的溫州信泰皮革鞋料市場將成為城區老市場的主要搬遷承接地之一,目前已列入甌海區現代商貿業重點項目,受到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胡福林表示,目前市區現有的皮革鞋料市場,受制于舊城區交通不便、消防安全等弊端,搬遷已是迫在眉睫;而信泰產業園順應皮革鞋料市場轉型的需求,努力為全市推進中心城區專業市場的“改、撤、遷”工作提供借鑒。
信泰重組得到了政府和中行等金融機構的政策和資金支持。甌海區政府采取“一企一策”幫扶舉措,規劃、消防、住建、土地等部門特事特辦,把各項審批并聯起來,縮短時間。“政府給予信泰一系列的政策支持,讓信泰通過‘退二進三’方案完成重組。”甌海區商務局局長徐偉說。
“借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獲批的契機,我們吸引了諸多戰略投資者談股權投資和戰略合作。”胡福林說,金融改革中提出規范發展民間融資,加快發展新型金融組織,意味著民間資本將合法、合理、規范地流入實體經濟,有望減輕中小企業融資壓力。
打造專業商場式市場
大西洋購物中心、站南商貿圈、甌海綜合金融服務區、潘橋物流基地、信泰皮革鞋料市場、溫州葡萄酒集散中心……一系列的大手筆、大投入,構筑了甌海大道一路熱火朝天的“造城”情景。
記者從市區新城出發,經甌海大道十余分鐘到達到信泰集團。在園區,“轟隆隆”裝修的聲音不絕于耳。胡福林的辦公室桌上堆滿了圖紙,這幾天,他正忙著皮革鞋料市場招商。據胡福林介紹,項目由溫州東甌建設集團承建,總投資約1.8億元。為打造上檔次的商場式的市場,公司專門邀請了中國建筑裝飾行業龍頭企業浙江亞廈裝飾股份有限公司來裝修設計。
溫州信泰皮革鞋料市場從五月份開始改建,目前已完成了三分之一。據介紹,市場一期占地120畝,商鋪及商務辦公用房建筑面積13.5萬平方米,建有鋪位1600個,商務辦公室1200個,鞋樣創意設計工作室(公寓)300個,配置中央空調,及自動扶梯、觀光電梯、貨梯共85臺,附設大型立體停車庫、餐飲、銀行、商務公寓、商務綜合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達5.7萬平方米,周邊配套15萬平方米的倉儲中心,并提供物業管理、工商、稅務等一站式服務。
“我們已多次赴廣州取經學習,準備引進廣州專業皮革鞋料市場管理團隊參與管理,提供先進的‘一站式’全面服務。”胡福林說,他們將與廣州專業市場合作,引入鞋樣創意設計中心、皮革鞋料研發中心以及電子商務網絡營銷中心,提高鞋革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溫州是世界上大的“合成革生產基地”之一,具備如此優勢的產業基礎,卻沒有與之相匹配的市場。籌建一個集創意中心、技術研發、電子商務等于一體的皮革鞋料專業市場勢在必行。
“信泰皮革市場打造高檔次的市場順應了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徐偉告訴記者,信泰皮革鞋料市場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溫州火車南站附近良好的集疏運體系,可以有效地擴大市場的周邊地區輻射范圍。
昨天,信泰園區的招商辦公室擠滿了來咨詢的經營戶,他們對新市場充滿了興趣,表示有意向入駐。經營戶陳先生告訴記者,高檔次的專業市場環境好,有很多配套服務,跟客戶談品牌就有底氣了。“與老市場的商戶洽談過后,不少商戶已經表態要來新市場。”胡福林說,溫州信泰皮革鞋料市場可以滿足各類別皮革鞋料設備、原材料、技術研發等單位的入駐。
面對當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困境,溫州信泰皮革鞋料市場與中國銀行、農業銀行溫州分行等六家商業銀行已達成金融合作協議,由市場做擔保,為入駐的鞋材經營戶提供企業及個人信貸支持。胡福林說,市場建成后,商鋪將采取出售20-40年經營權等方式,給鞋材經營戶使用。